內容來自hexun新聞

歐洲天然氣市場不應該完全自由化

今年2月俄羅斯減少瞭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量,致使德國西北爆發氣荒,能源供應安全再次成為公眾關註的焦點。目前車貸銀行照會的供氣機制比2009年初“俄烏鬥氣”中烏克蘭完全切斷過境俄羅斯天然氣運輸時還要脆弱。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整個天然氣產業處於轉型階段,單純依賴市場機制,無法完全保障供應安全。要保障供應安全,仍然需要在歐盟內部和國際上動用政治手腕,展示外交智慧。歷史上,德國的車貸利率如何計算天然氣供應一直仰仗前蘇聯以及繼承前蘇聯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前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提出“管道換天然氣”,1973年,在這一框架下,德國首次用上瞭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俄羅斯向德國供氣,作為回報,德國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為管道建設提供融資授信。通常,天然氣長期供應協定規定氣價與油價掛鉤,合同期限可為20、25或者30年不等,同時要求買方實際購氣量不得低於合同購氣量的75%-85%。這種“照付不議”的交易模式既能促進穩定供應,也能讓合同雙方共同承擔風險:供氣國承擔價格波動的風險,進口國則承擔購氣量過多的風險。長協讓提供天然氣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以下簡稱俄氣)和接收天然氣的德國魯爾天然氣公司結成瞭牢固的商業關系。1990年,俄氣與巴斯夫Wintershall能源公司結盟,促使俄德之間的能源供應關系更加牢不可破。德國企業也利用與俄氣的親密關系鞏固瞭自身的市場份額。跨入2000年後,俄德兩國企業密集的合作和資產互換引來外界關註,其中尤以修築從波羅的海底穿越的北溪天然氣管道項目為甚。通過北溪項目,Wintershall和魯爾天然氣公司得以染指西西伯利亞的天然氣生產,而俄氣順理成章地登陸德國,直接介入在德的天然氣運輸、分配和銷售環節。俄羅斯推進與德國企業的資產互換,目的是與歐盟建立統一的能源市場。然而在操作過程中,這種囊括從上遊生產到下遊分輸、銷售整個產業鏈的垂直一體化商業模式違背瞭歐盟上世紀90年代末確立的市場化改革原則。歐盟啟動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歐盟1998年6月頒發瞭規范天然氣市場的第一個指令,2003年6月頒發第二個指令,第三次指令頒發於2009年7月。每一次指令的頒發都使歐盟天然氣市場發生制度性的變化。到今天,德國消費者已能自主選擇燃氣企業。德國還成立瞭燃氣領域的聯邦監管機構。同時,大量湧現的獨立天然氣運輸企業促使管網與天然氣生產和分輸銷售環節分離,原有的垂直一體化天然氣企業被拆分。管道經營權的壟斷一經破除,天然氣長期供應協定的交易模式也失去瞭意義,實際購氣量不低以合同購氣量75%-85%的規定對市場競爭和市場主體多元化起到瞭反作用。長協逐步淘汰後,購氣合同期限從二三十年一下縮短到隻有15天,而管道資產的攤銷年限長達55年,巨大的時間差加大瞭天然氣管道的投資風險。非天然氣產業的投資者,例如保險公司或者養老基金等在作決定前都必須評估項目的收益回報,因此上述風險無疑會打消行業外的投資者。值得註意的是,天然氣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商業往來越來越頻繁,導致資產轉讓成本激增。同樣的一幕,我們在石油行業已經見怪不怪,所以石油市場的波動才會如此頻繁,而且無形之中催生瞭大量的投機行為。短視致使投資者對開發新氣田、修建新管道等周期長的項目失去興趣。協調成本大幅增加,又使得資方不得不動用金融杠桿撬動更多資金,客觀上也促使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越來越多地參與管道等項目。經濟繁榮的時候可能是好事,一旦爆發類似近幾年這樣的金融危機,反而會給能源行業造成巨大的災難。天然氣市場化的好處不言而喻:市場主體多元化,供氣主體同樣多元化。2009年是歐盟天然氣市場的轉折點:這一年,由於美國頁巖氣熱潮引發全球液化天然氣(LNG)產能過剩,同時經濟衰退導致各國天然氣需求降低。隨著氣源和進口路徑多元化,全球天然氣市場格局產生瞭變化。現貨市場的出現和擴張,加上歐盟 LNG進口量快速上升加劇瞭天然氣產能過剩以及隨之而來的氣價下跌。目前進口LNG已經占到歐盟27國天然氣需求的1/4,這個份額還有可能進一步增加,管道氣不再是歐盟唯一的選擇。歐盟天然氣供應不確定因素多歐盟天然氣生產總量處於下降趨勢,要滿足需求,歐盟必須擴大進口多元化。盡管有這個共識,但偏巧這個時候碰上不景氣的經濟形勢,擴大進口多元化因此困難重重。以德國為例,歐盟天然氣市場轉型面臨4個主要挑戰:挑戰一是市場責任承擔主體不明。垂直一體化時代,企業掌控從進口、運輸、儲存、分輸甚至切斷供應的所有環節。現在為防止行業壟斷,再沒有企業有這麼大的權力,也因為如此,企業不再對整個行業全局感興趣,協調和監管市場的重任就落到瞭類似德國的聯邦管道局等機構的肩上。在一個充分自由化的市場環境中,行業內的企業為瞭獲得自身利益最大化在作商業決策時往往會比較“自私”。發生供應危機的時候,天然氣管道的備用儲備機制將會失靈。挑戰二是賣方更有主動權。盡管現階段天然氣市場是買方市場,歐盟境內天然氣進口國和外國天然氣供應國之間,實力的天平仍然向後者傾斜。歐盟大多數成員國都面臨這種狀況。2009年全球天然氣過剩,天然氣市場向買方市場傾斜,但被長協綁架的德國天然氣供應商,例如魯爾燃氣公司和VNG公司等均處於不利地位。這些供應鏈頂端的企業必須繼續守著照付不議的昂貴合同,下遊燃氣企業由於可隨時從現貨市場買到便宜的氣而紛紛離去。國際天然氣市場上的議價博弈日趨激烈。從2010年起,天然氣買傢紛紛要求賣傢修改與油價掛鉤的長協。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國極不願意妥協,這體現在它們對市場的掌控和遊戲規則的制定上。挑戰三是德國乃至歐盟的天然氣需求量越來越不確定。天然氣市場究竟能不能維持買方市場的現狀呢?問這個問題的同時,我們還要思考主要天然氣出口國今後還會不會把歐盟市場當回事?在歐盟天然氣市場萎縮的同時,亞洲天然氣市場規模卻在不斷擴張。實際上這是歐盟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結果。如果要在2050年實現不低於80%的減排量,仍然存在排放的天然氣將不會得到重用,因此天然氣需求量很可能縮小。德國聯邦管道局預計,2020年德國天然氣需求量跌幅少則3%,多則19%。未來需求量波動如此之大,對於天然氣這種周期長、資金密集的產業而言是致命的打擊。需求增長不確定不但可能破費歐盟進口多元化的苦心,甚至還有可能破壞歐盟與傳統供氣國長久以來的牢固關系。挑戰四是俄羅斯供氣能力下降。俄羅斯一直是歐盟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國,然而2012年2月俄供氣量下降為我們敲響瞭一記警鐘,實際上俄羅斯不具備履行合同輸氣量的能力。俄氣在國內市場的供氣價格非常低,消費者用氣支付的消費稅也非常低,分析指出,這並不利於企業發展。盡管有關漲價的爭論一直都在繼續,但是俄政府今年3月否決瞭終端氣價的漲價方案,反而把天然氣開采稅提高瞭61%。此外,俄本土天然氣市場變革往往被外界忽視。俄氣是俄電力市場的核心企業,並且肩負著“氣化東西伯利亞”的重任。2006-2010年,俄國內天然氣消費年均增長達到7%。政府曾批評俄氣氣田開采和儲氣能力提升不力。目前西西伯利亞3個主要氣田的產量已達峰值,運輸管網因為老化又需要保養和維修。然而國內電價、氣價低廉,僅靠能源收入,俄氣無法籌措大量投資資金。俄本土天然氣市場的這些問題很可能向外傳導,影響出口數量和出口戰略。關鍵時候還要靠政府當然面對長期投資不足、短期政治因素攪局、企業追逐自身利潤以及國內用氣需求擴大等問題的並非隻有俄羅斯一個供氣國,阿拉伯國傢和伊朗面臨同樣局面。歐盟正在持續推進天然氣市場改革,既然歷史的車輪不能倒退,那麼為瞭應對上述4大風險,我們應該如何前進呢?針對上述分析,筆者認為今後的改革應關註兩點:一是市場機制,二是風險管理。就市場機制而言,目前歐盟所進行的能源市場改革具有很大的政治不確定性。天然氣市場曾長期構築在用氣需求增長的預期上,但現在是時候考慮在需求不穩定,消費不旺甚至下滑的情況下市場要如何運作瞭。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是要明確天然氣的地位,細化天然氣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轉型期的作用以及使用期限,從而做到對用氣需求心中有數;其次是重視長協的作用。現在歐盟法律法規不鼓勵天然氣長協,但實際上長協在保證供氣量、穩定氣價、防止市場波動方面能發揮巨大作用,同時還能有效防止主要天然氣供應國操縱價格和數量。在風險管理方面,我們不能誇大市場的作用,因為天然氣供應企業都是逐利的。危機發生時,企業如果犧牲國傢和消費者的利益往往可以攫取豐厚的利潤。因此應對危機最終還是要運用政治手腕。此外無論是德國,還是歐盟都需要加強天然氣戰略儲備和應急儲備。整個天然氣供應機制內部還需要加強信息共享和信息透明。明確由誰在危機時承擔責任、負責信息上傳下達以及制定相關的一系列政策法規對天然氣市場的風險管理非常重要。盡管企業始終是市場主體,是承擔保供的操作者,但保障供應安全和應對最壞局面的仍然是政府。(白晶/編譯)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2-07-12/143499538.html
arrow
arrow

    jlao0z5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